炎炎夏日需謹記這些避免中暑的靚招。夏日里,持續(xù)升高的氣溫成為了威脅健康的一大原因。由于太陽的長時間照射與高溫度的環(huán)繞,人們身體里的水分因此流失,如果不能及時得到補充,許多身體比較弱的人就會因此中暑,而中暑帶來的一系列后果作用于人體,其危害是很大的。那么,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避免中暑呢?
防暑寶典之“防二邪、防貪涼”
一防暑邪:“暑”為夏季的主氣,為火熱所化,獨發(fā)于夏季。這時暑熱之邪,可以耗散陽氣津液,造成汗出過多,體液減少而傷津,唇干口燥,尿黃心煩等現(xiàn)象,這時就要及時救治了,這是夏季最常見的中暑現(xiàn)象。
防范措施:要保護好心神,具體有二個方面:一是要有事可做,可使精神不空虛;二是要有較好的精神修養(yǎng),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緒的干擾,只要做好這二點,精神自然會飽滿,這就是夏日精神調養(yǎng)的基本法則。
二要防濕邪:“濕”也為長夏之主氣,尤其在南方,天氣炎熱又多雨,因為濕邪重濁向下,特別容易傷害脾胃功能,而導致夏天人們消化不良的現(xiàn)象;濕氣也特別容易侵犯肌膚筋骨,就這樣,在夏天多發(fā)生皮膚病變跟關節(jié)炎等句號。三伏時,由于高溫、低壓、高濕度的作用,人體汗液不易排出,出汗后不易被蒸發(fā)掉,因而會使人煩躁、疲倦、食欲不振,易發(fā)胃腸炎、痢疾等。長夏的濕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,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。...[查看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