貨品結構,是個很基礎的問題。
“這家店是賣什么的?”它直接反映了我們的定位,并影響顧客對我們的基本印象。雖然是個基礎的問題,但是越基礎的店鋪經營細則,越是店鋪生存、發(fā)展并壯大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
所以,與店鋪定位相關的,就是通過你的貨品結構該給消費者呈現(xiàn)怎樣一個化妝品店。下面關于貨品結構的5大方面,值得一看。
1、優(yōu)化機制
一般每個店的貨品結構都會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:從開業(yè)之初沒有經驗草草湊全,到開業(yè)一兩年以后,已經得到一定的優(yōu)化,并總體穩(wěn)定下來。
我們要把貨品結構看成一個不斷自我完善的有機結構。即新的、更好賣的產品不斷被引進來,而又不斷有舊的產品會被淘汰出去。
而這個新陳代謝的過程,很自然地,取決于產品本身在店里的“適應性”,而作為店主,則應不斷地了解市場行情、引進新產品,并定期檢查產品銷售數(shù)據(jù),以求做到市場上新的、好的產品能被及時引進,產品引進后得到展示和介紹,不適合本店的產品會被及時清掉。
這個工作,應該占據(jù)店主日常工作量的四分之一以上。
2、與定位的關系
優(yōu)化貨品結構說到底,就是讓好賣的產品占到我們品種和庫存的大多數(shù)。而“好賣”與否,不但取決于產品本身,更主要的是取決于本店的定位。
我們經常會發(fā)現(xiàn)這種情況:有的產品,在同城的其他店賣得不錯,而我們引進之后也會引起進店顧客的關注,但都不明所以地決定不買。
這里面的原因,除非我們賣的明顯比別人貴之外,再有就是定位的不符合了。顧客在心里往往會是這么一句話:這家店怎么也賣這個東西,算了,還是去XX店買好些。
3、品牌結構
店內經營的品牌,不是越多越好。選擇的品牌除了在當?shù)匾忻、價位和目標人群符合本身定位之外,還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:
要盡量做出比較強勢的主打品牌(價格有優(yōu)勢、產品較全、陳列面大)。要考慮周邊的品牌競爭情況,盡量尋找當?shù)赜袧撛谛枨,而競爭又不是那么激烈的品牌來作為主打?/p>
品牌之間的關系,要盡量做到互相補足。區(qū)分的角度可以是:品牌間價位檔次不同、目標人群年齡段不同、功能訴求不同、主打成分不同等等。
4、品類結構
在符合定位的范圍內,品類的覆蓋一定要全。店主要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就是:“客戶到我們這家店,她們期望能買到什么東西?”。她們所期望可以找到的品類,我們都應該盡量配全。
品類內部各種功能訴求的產品,也要盡量備全。例如化妝水:滋潤的、緊致的、收毛孔的、柔化角質的、甚至潔膚的,都得有(這里說的只是品種備全,但在庫存量、陳列面積,則不能平均對待,因為不同功能訴求,需求量不同)。
當然,如上面提到的,這里面也與你的定位有關。例如你定位人群是學生打工妹,那么緊致、抗皺的東西,則可以考慮不要進了。
每個品類里面的單品,要盡量做到有高中低檔可供選擇。如果一個品類被顧客問到,只有一款產品可供選擇,那么即使這個單品對她來講再合適,她也寧可不買。換成你是她,也是這樣。
另外,作為個人護理用品店,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:品類結構隨季節(jié)而變化。例如冬天睡眠面膜好賣些,而夏天面膜貼則會好賣些。